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观察 > 行业观察

净资本约束时代转型不易 基金子公司力战“2.0”升级之路

2017-09-04 05:51:33 来源:互联网

简介:基金子公司正在蜕变——截至6月底,基金子公司总规模8.59万亿元,和去年底的10.5万亿相比,半年时间锐减了2万亿,规模缩水、人员流动成为基

基金子公司正在蜕变——截至6月底,基金子公司总规模8.59万亿元,和去年底的10.5万亿相比,半年时间锐减了2万亿,规模缩水、人员流动成为基金子公司的普遍现象。

规模缩水背后究竟正发生着什么?基金子公司转型之路如何走?未来又在何方?近期各大基金子公司有哪些变化?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民生加银资管、国泰元鑫、鑫沅资管、嘉实资本、华夏资本、鹏华资产等十多家主流基金子公司,请他们谈谈转型近况及如何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

从采访情况看,子公司通道业务规模锐减,转型在所难免,目前部分子公司ABS、PPP、PE等“价值含量高”的业务已经发展起来,不少业务也能助力实体经济,未来或出现一批基金子公司退出战团,但也有一批基金子公司依靠自身积累已经成功开辟新天地,实现行业“百花齐放”。

现状:通道业务萎缩

去年,基金子公司规模一度猛增至11万亿元,其中通道业务贡献八成左右。伴随着基金子公司规模持续下滑至8.5万亿水平,通道业务占比也同步锐减。

“过去,鑫沅资管通道业务与主动管理的比例为7:3,现在除了这两块,还增加了中间业务,目前三块业务大致各占1/3。”鑫沅资管表示,为适应基金子公司转型方向,自2016年底,已经开始对人员做梳理和调整,考核方式也有所改变,实现了“温和过渡”。

天弘创新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宝全表示,天弘创新在2015年就开始转型,通过提高通道业务门槛、提高管理费率等形式,逐步压缩通道业务规模。目前管理规模大约缩减了1000多亿元,下降大部分是通道业务。今明两年很多通道业务密集到期,又没有新增通道规模,预计公司通道业务还会进一步下降。

而国泰元鑫表示,公司成立伊始到目前所走的道路,基本就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导向及监管部门鼓励方向。目前业务分四大板块:债权业务、(ABS)业务、股权投行业务以及混合投资业务等,每个产品线在公司的规模占比和收入占比稳定在25%左右。这样的经营战略帮助公司避开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现在最被诟病的两个问题:一是通道业务比例过高,二是债权业务占比太高。

中邮基金子公司首誉光控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毅喆则介绍,公司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压缩通道业务,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人民币1043.6亿元,较去年年底下降12%。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并实现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0%。

“虽然存续业务规模中主动业务规模占比持续提高,但做主动管理业务不像通道业务的规模增速提高这么快。” 王毅喆表示,通道业务操作上较为简单,2个月就新增500亿元规模并不稀奇,相对来说,地产并购基金、PE基金等主动业务更加复杂,业务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且对公司投资能力及风险管控要求较高,主动管理业务的规模增速相对较慢,因此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是有所下降的。然而由于主动管理业务的利润率远高于通道业务,因此公司总体利润水平仍持续增长。

另据沪上一家基金子公司总经理表示,在目前的风险资本约束下,必须以公司的资本回报水平为前提,以各类型业务的风险系数计算各类型业务的最低收费水平,在满足这一收费水平要求下,才会考虑项目是否可以立项。这一最低收费标准的约束,将很多通道业务挡在了门外。这也是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缩水较多的主要原因。

ABS、PE、PPP

敢问路在何方?

都在谈转型,究竟向何处转?从实际操作来看,和股权相关业务是两大方向,另外PPP、FOF、固收、供应链金融、海外投资、另类投资等均被提及。

华夏资本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发行了交易所备案制后的市场首单产品,目前发行总规模已超过140亿元;2014年下半年就发行了私募FOF产品;2015年初,公司开始布局新三板投资业务,已发行4期产品;2016年以来,华夏资本进一步加强了对于主动管理类产品的资源投入,华夏资本设立了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委员会、设立了独立的新三板业务部;还引入了母公司的投研力量,以母公司较强的资产配置能力继续管理私募FOF产品;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股权投资业务。

鹏华资产表示,其转型仍将坚定主动管理方向,以资本市场为内核,以固收、FOF、供应链金融为三大主线,不断延伸业务边界。而鑫沅资产则强化ABS、产业基金、普惠金融等多类业务。

嘉实资本透露,目前挂钩型结构性产品、和跨境投资及服务是三大业务亮点。比如境外投资及服务,重点产品就包括优质共同基金、私募基金、不动产、非上市股权、债权,在境内也开展股权投资和并购基金业务。

王毅喆则表示,首誉光控着力提升自身主动管理能力,布局多个领域的主动管理业务,已在房地产和PE等领域持续发力,以房地产基金形式参与房地产项目的并购、改造和运营,这块业务有300亿元左右。其次是PE业务,储备项目规模约100多亿元。

天弘创新资产副总经理张宝全表示,在主动业务转型方面,天弘创新主动管理规模今年上升了100多亿元,主要发力ABS、一级股权投资和PPP。

民生加银资管总经理蒋志翔介绍,该公司转型实践可以概括为“整合资源做管理”和“聚焦产业做金融”两部分。公司通过整合资源,设立各类基金全面升级企业扩张所需的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产融联盟,帮助企业扩展业务范围,并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包括产业基金、PPP、不良资产处置等。

动向:

大多数增资在路上

在“净资本”约束时代,基金子公司增资是发展业务的最重要一环,而从接受采访公司的情况来看,九成已确定增资。

不少基金子公司增资已经完成。如华夏基金今年已经将华夏资本的注册资本增加到了人民币3.5亿元。而天弘创新资产副总经理张宝全也表示,天弘创新经过两轮增资,2015年由2千万注册资金增至1亿元,2017年注册资金又增至6亿元,加上公司主动降低通道规模,目前公司净资本可完全覆盖各项风险资本准备。

数据显示,建信资本已经在今年5月8日增资10亿元,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5000万元增加到10.5亿元。而工银瑞信投资也在今年4月21日变更了注册资本金,由此前2亿元注册资金变更为12亿元,增资10亿元。 据记者了解,未来还将有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出现10亿级别大手笔增资。而新三版挂牌的中邮基金日前也发布公告,子公司首誉光控新增注册资本5亿元,剩余5亿增资款初步定于2018年6月前投入。据了解,招商银行(600036) 和招商证券(600999) 将按各自原有持股比例向招商基金增资合计人民币11亿元,安信证券也宣布给安信基金增资。

多数基金子公司增资还在路上。鑫沅资管就表示,目前股东和高管都赞同增资,已经测算、撰写了几个版本的增资方案,并提交给股东和管理层参考。虽方案未定,但今年内肯定增资。民生加银资管也表示年底会完成首轮增资,满足监管要求。国泰元鑫则表示具体增资计划已在有序开展中。

也有一些基金子公司一方面努力增资,另一方面仍积极“节流”。鹏华资产于2016年增资5000万元,目前注册资本已达到1亿元,并预计于2017年年末前完成现有股东新一轮增资;另一方面,提前结束部分占用净资本较高的通道产品,释放了相当金额的净资本,预计在风控指标管理规定实施后第12个月、第18个月的考核时点上均能满足规定要求。

转型困难:

人才、资金、政策成掣肘

转型的难点是什么?人才、政策、资金三方面仍是主要掣肘。

鹏华资产就直言,转型难点主要是净资本的限制、资金渠道积累不足、人才积累不足等。“基金子公司前期业务通道化严重,业务人员中产品经理偏多,但投资型人才、资源型人才积累不足”,这已制约公司获取优质资源或配置优质资产的能力。

这几大问题也被鑫沅资产提及,该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存在资本金短缺、人员调整、资产端原始获取能力及资金端市场营销能力较弱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我风险管控能力。

“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几个难点:第一,专业聚焦,尽早在特定领域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广泛挖掘认同自身投资理念和风格的委托人,这是基金子公司控制风险、持续平稳发展的前提。第三,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何迅速建立一支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并辅以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子公司转型初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天弘创新资产张宝全表示。

另外一方面,“三会”监管尺度不一,也给子公司转型带来影响。“对于基金子公司而言,监管口径不一致是制约子公司短期开展业务的问题所在。”据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以业务为例,在企业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三会”均针对该类业务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但是由于监管的分割和监管尺度的不一致性,也导致了资源和市场的不平衡分布。

业务前景:

整顿后仍有发展空间

自去年下半年监管新规持续发酵以来,基金子公司整体处于消极状态——规模下滑大、人员流动多。究竟如何看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前景?多数接受采访的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乐观,认为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部分公司会逐渐退出,行业集中度相应提升;但基金子公司作为拓宽基金公司的投资范围、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使命还在,确实能够与母公司实现差异化发展、业务互补,在股权投资、等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空间。

国泰元鑫表示,未来基金子公司将有以下四种发展路径:一是,股东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或综合专业能力强的企业,会产生一批类信托公司的综合性大型金融机构;二是,服务于股东战略定位,依托股东背景和资源,成为股东机构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补充;三是,走专业化分工的精品店模式,追求高毛利,做专做精,如以绝对收益为导向的对冲基金、专业的服务机构等等;四是,逐渐被边缘化。

天弘创新资产张宝全直言,行业正经历“野蛮生长”到“正本清源”,再到“百花齐放”的过程。一方面,目前资管行业市场规模有100多万亿,而且未来很多年,行业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都会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从先进市场经济国家中资管行业的发展轨迹看,大资管公司达到一定体量后还能继续扩张,无论是全能型的、还是精品型的资产管理机构,只要在市场做出特色,体现产品的差异化和专业化,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影响行业发展的不是监管政策导向,不是金融牌照的制度红利,而是行业内部的人可以创造多大的产业价值;子公司牌照经过此次监管的调整已经逐渐去掉了过多的杠杆和风险,预计行业将会面临重新洗牌和转型。”首誉光控总经理王毅喆表示,未来会有更多主动管理人才聚集在子公司的平台上,令这个行业形成一线人才和资金及资管的聚集之地,那么行业也会在主动管理的道路上越发展越好。

此外,鑫沅资产还表示,这次基金子公司的调整转型,正将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业务。正如一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一个食物,从里面打开,是一个生命。对基金子公司而言,未来成为生命还是食物,就看在这波调整转型中,是内部调整力量强于外部压力,还是外部压力把它压垮。

很赞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