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观察 > 行业观察

中小基金:依赖机构金主路难行 苦炼内功是王道

2017-04-07 09:00:06 来源:互联网

简介:2016年基金公司年报披露完毕,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通过发行管理委外定制基金实现规模暴涨,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半。不过,在亮丽的规模成绩单背后,实

中小基金依赖机构金主路难行2016年基金公司年报披露完毕,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通过发行管理委外定制基金实现规模暴涨,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半。不过,在亮丽的规模成绩单背后,实则危机已至,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已正式下发,由此意味着,曾经严重依赖机构客户,靠委外定制基金实现规模扩张的中小基金将面临转型难题。但更棘手的是,这些公司由于前期把精力过多放在发行委外定制基金上,公司旗下产品线匮乏,权益类投研能力严重欠缺,在监管趋严与自身实力较弱的双重夹击下,依赖机构金主的中小基金公司再度面临生存危机。

靠机构金主扩张规模

委外定制基金无疑是2016年公募基金发行热点,在机构委外资金的助推下,去年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实现“大跃进”。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委外定制基金发行热潮中,很多小型基金公司也顺势靠着机构资金的涌入实现规模上的扩张。

如去年规模实现大幅跃升的金元顺安基金,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去年末金元顺安旗下产品机构投资者占比平均值达到56%。数据显示,金元顺安基金截至去年末规模为73.37亿元,较2015年末的13.91亿元,规模同比大涨427.46%。

赢家财富网(300033)iFinD数据显示,金元顺安旗下去年实现超20亿份净申购的金元顺安金元宝货币B和顺安丰利的机构持有者比例分别高达98.09%和99.57%。另外,获得上亿元净申购的金元顺安丰祥和金元顺安保本混合C的机构持有者比例也分别达到94.47%和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固收类产品规模扩张的同时,金元顺安旗下宝石动力等4只混合型基金出现净赎回现象,不难看出金元顺安去年规模大幅跃升主要来源于旗下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大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完全依赖机构投资者扩张规模的还有太平基金,目前太平基金旗下的3只基金产品均疑似委外定制基金,“太平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为太平基金成立后的首只基金产品,认购户数为23户,首募规模为0.14亿元。年报数据显示,上述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9.86%。

此外,“太平日日金货币基金”和“太平日日鑫货币基金”首募规模分别为119亿元、55亿元,然而,上述两只货币基金的认购户数分别为396户、558户。根据“认购户数少且首募规模较大”的基金特质,疑似委外定制基金产品。这也意味着,太平基金几乎完全依靠机构投资者资金实现规模增长。

数据显示,太平基金2016年规模已超100亿元达到151.65亿元,较2015年末的0.13亿元,大增151.52亿元。

除了金元顺安、太平基金外,年报数据显示,中加基金、兴业基金、新沃基金、浙商基金等诸多中小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比例均已超过50%,并借此实现规模扩增。

委外基金监管堵路

然而,就在中小基金公司试图通过拉机构委外资金把规模做大、突破生存困境的时候,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却于日前下发,严苛的监管规范将让委外定制基金的发行红利渐失,这对过分依赖机构投资者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如当头棒喝。

根据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要求,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超50%的新基金,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其中,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并同时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

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20%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基金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投资者的类别、报告期末持有份额及占比、报告期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及产品的特有风险。

“目前,大部分委外定制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都超过50%,由此也意味着,未来若还想做委外定制基金,就只能基金公司自掏腰包,但这样一来,发行委外定制基金的成本就很高了,连不少大型基金公司都难以接受,更不要说资金实力有限的小基金公司,这样一来,无疑把中小基金公司靠委外定制基金冲规模的路给堵死了。”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坦言。

事实上,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的发布,有着正本清源的意义。近一年来,委外定制基金的批量发行,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流动性风险等弊端暴露。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委外机构定制基金一旦遭遇机构资金赎回会造成基金产品净值大幅波动,剩余的存量资金无法继续正常运作,常常会沦为僵尸基金,这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十分不公平。此外,一旦遭遇市场“黑天鹅”,流动性风险将不容小觑。

正如上述分析人士所言,对于流动性资金本就不够充裕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若一旦遇到机构大规模赎回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恐更难以招架,从风控的角度来考量,中小基金公司过多依赖机构资金,将很多精力用于发行委外定制基金这样的业务对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还需苦练内功

在去通道化的监管主旋律下,中小基金公司靠机构金主资金冲规模的路径被堵,但眼下,又一棘手的问题是,由于自身投研内功修炼不足,产品线过于单一,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再度面临着生存难题。

赢家财富网iFinD数据显示,金元顺安基金就面临着旗下权益类基金产品投研实力较弱的问题。赢家财富网iFinD数据显示,目前金元顺安旗下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在去年内业绩全部亏损,且均低于同期同类型基金产品-4.97%的平均收益率。

其中业绩亏损最为严重的为“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混合基金”,去年内,收益亏损幅度达到31.59%,其次是“金元顺安成长动力混合基金”、“金元顺安价值增长混合基金”和“金元顺安消费混合基金”,去年收益亏损幅度也均超20%,分别为25.22%、24.88%和21.58%。

此外,机构投资者占比达到65.05%的中加基金,尽管成立已有四年的时间,但产品线仍相对匮乏,旗下超八成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基金产品仅有“中加改革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和“中加心享混合基金”。

同样成立已满三年的上银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已高达78.49%,去年规模排名提升3名,但仍无法掩盖该公司投研能力不突出、产品线单一的短板。截至目前,上银基金仅成立了5只产品,分别是2只货币基金、2只偏股混合和1只债券型基金。

另外,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70%的英大基金、新沃基金、兴银基金、金信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也面临着产品结构不够丰富、投研实力不足等问题。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没有优秀的历史业绩和强大的股东背景,在行业内生存本就不容易,幸亏去年爆发的委外业务帮助公司提升了管理规模。如今新的监管规则出来,一方面走委外通道的资金会减少,基金公司间对委外资金的争夺会更激烈;另一方面,中小基金公司在市场的议价能力较弱,而且发起式基金1000万元自有资金的要求又对缺乏雄厚资本金为后盾的中小基金公司提出了新考验,竞争的砝码又减少了。总之,新规会削弱中小基金公司委外产品的规模和数量。鉴于此,中小基金公司不能只依靠抱机构资金的大腿,而应该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如改善管理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产品收益,才能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可,毕竟业绩才是王道。”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坦言。

很赞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