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创新 > 投资创新

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几番风雨过 担当勇向前

2022-12-24 11:30:20 来源:证券时报

简介: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杜晓彤谢忠翔 李颖超见习记者 张艳芬2022年,将被风吹雨打去;2023年,正露微光如约至。站上新起点,随着防疫政策持

原标题: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几番风雨过 担当勇向前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杜晓彤

谢忠翔 李颖超

见习记者 张艳芬

2022年,将被风吹雨打去;2023年,正露微光如约至。

站上新起点,随着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系统性风险预期逐步化解、“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被放在更突出位置,银行业将迎来风雨过后的“复苏之年”——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新篇章的过程中与经济同频共振,在为客户、员工、伙伴、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上市放缓

相比于有5家银行成功上市的2021年,今年仅有兰州银行于年初登陆A股。自该行去年9月过会之后,至今再无排队银行闯关成功,4月份安排上会的大丰农商行亦罕见被否。

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审核节奏放缓的同时,“候场”队伍也有所变动。厦门农商行选择撤回IPO申请,湖北银行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则在11月初获证监会受理,成为近两年A股上市排队序列中的唯一“银”字号。

截至目前,正在A股门外排队等候上市的银行共11家,除湖北银行外,其余10家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距离上会仅一步之遥。其中,排队时间最长的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已候场四年半。

一边是排队银行难闯关,另一边是地方银行上市热情不减,“后备军”名单不断拉长。宁波通商银行在今年10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桂林银行也在完成百亿增资后,宣布“已正式启动上市工作,拟于2025年前提交上市申报材料”。

此外,宜宾市商业银行、潍坊银行等四季度先后开展赴港上市中介机构招标;厦门国际银行则另辟蹊径,计划推动子公司厦门国际投资在港上市,后者也是该行对集友银行、澳门国际银行持股的主体。

当前,国内未上市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本补充难题,通过利润积累等内源性资本补充的能力有限。而谋求上市,不仅能够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还能利用资本市场扩大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成为地方银行孜孜不倦专注于此的动力。

估值新低

2022年,也算得上是银行股的“压力之年”。在疫情背景下,宏观经济预期走弱、地产信用风险抬升等两大因素持续压制,A股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不断刷新历史最低点。

复盘今年的整体走势,银行板块开年后仅短暂上涨2个月后便踏上了“跌跌不休”的旅程。截至10月末,A股银行板块未跌破1倍市净率的仅剩“独苗”宁波银行,零售银行相对同业的估值溢价显著收窄。

普遍“破净”的现状,意味着上市银行股权再融资受到很大影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补血”的功能也受到严重制约,有的银行不得不以200%的罕见溢价向股东定增。

当然,上市银行内部也在积极采取“护盘”行动。梳理年内公告发现,包括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在内至少11家银行启动了稳定股价方案或披露进展,银行大股东或高管耗费重金下场“力挺”自家银行股票。

跌至谷底,上市银行终于迎来趋势反转的曙光。11月以来,我国房地产融资迎来利好政策“三箭齐发”,信贷、债券、股权一揽子政策加速出台,叠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力地提振了银行股的表现,多只银行股单月涨幅超20%。

面对历史新低的估值表现,多数机构认为投资机会已经显现。从近年来的财务数据看,行业资产质量的历史包袱已基本解决,地产、疫情政策等扰动因素减弱,有望继续支撑银行盈利增长。

2023年能否成为银行业的“重估之年”?展望未来,随着经济转暖,信用需求、息差、风险预期等因素持续改善,银行板块能否迎来期待已久的估值修复,不妨拭目以待。

人来人往

2022年,商业银行核心岗位的人来人往仍在延续,甚至更为密集。据统计,年内30家上市银行出现“三长”变动,占A股、H股上市银行总数的一半,覆盖各类型银行,且多家银行行长职位空缺至今。

整体来看,本轮银行高管变动除工作调动、行内升迁引发外,到龄卸任者也不在少数。其中,因监管任职期限规定及年届退休,合计有8家中小银行一把手“交棒”,一批带领所在银行完成上市重任的“老兵”光荣退伍。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补位”也在加速进行,银行圈的“光大现象”为人津津乐道。而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包括长沙银行、西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总行行长、副行长,针对首席信息官岗位的“海选”更是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有大行、股份行仍是“60后”高管占主流,但在城农商行群体中,“70后”乃至“80后”正逐步登台唱主角。据统计,目前“75后”上市银行总行行长已增至8位。

此外,金融反腐步履不停,带来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变更。其中,光大银行、江西银行、哈尔滨银行、徽商银行等年内均有数名总行级高管及退休高管被查,不仅“拔出萝卜带出泥”,人走亦“查”不凉;而“明星行长”田惠宇意外落马也带来了一系列震动,此后田惠宇被“双开”并遭审查起诉,招行行长职位则由27年的“老招行”王良接任,风波渐渐过去。

信任危机

今年4月,河南和安徽两地的5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持续发酵,让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遭遇新一轮“信任危机”。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就相关事件作出回应。河南取款难事件被定性为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多家村镇银行,利用自营平台及资金掮客进行揽储,并通过虚构贷款等方式非法转移资金,涉嫌多种严重犯罪。

根据官方透露的数据推算,此次村镇银行事件共波及群体约63万户,涉及资金约273亿元。经过当地各部门主持的多轮垫付工作,截至8月11日,已有43.6万户共计180.4亿元资金获得垫付,50万元以内的集中垫付工作顺利完成。

近年来,部分银行遭遇风险事件,打破了民众对于银行存款安全性的固有观念。一些公众对中小银行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与第三方金融平台合作紧密的民营银行首当其冲,部分储户甚至舍弃大笔定期存款利息也要将存款取出。不过,随着风波逐步平息,相关风险整体可控。

事实上,相关风险事件对我国金融体系和信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一些居民对于储蓄银行的选择不再片面追求过高的收益,存款的安全性成为重要决策依据,规模庞大、经营合规、风控稳健的银行成为储户的首选。

相关事件所反映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执行缺失、股东资质审核不足等现象,仍是我国银行体系“精准拆弹”、改革化险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将持续摸排中小银行实际风险底数,大力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处置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改制破冰

2022年,49万亿农信体系拉开新一轮改革大幕,各省联社改革渐次“破冰”。

其中,浙江省联社改革方案年初率先获批,将省联社整体改制为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成为此轮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

随后,广东省更新改革进展,东莞农商行和普宁农商行的管理权从省联社整体移交至东莞市政府。由此,该省农信系统将形成多银行集团并存局面,即多家脱离省联社系统的农商行分别管理一部分农信机构、省联社管理一部分农信机构。

4月,湖北省联社传来消息,将整体划入省属国企湖北宏泰集团实际管理,后者也承担起湖北省联社改革重任。11月以来,河南、辽宁两地省联社也先后披露改革方案,前者明确将组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后者由沈阳农商行联合省内30家农信机构,组建辽宁省农商银行。

不可否认,作为上一轮农信社改革的产物,省联社在为农信社甩掉历史包袱、协调区域农信机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今管理自上而下与产权自下而上带来的权责不对等、行政干预、窝案串案频发等问题却日益凸显,推进新一轮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已上报深化农信改革的方案,并由银保监会指导修改、完善。尽管改革方案“百花齐放”、没有标准答案,但目标清晰一致——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关键在于理顺省联社与辖内行、社之间的关系。”一位地方监管人士表示,“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还权于基层,充分调动基层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农信机构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

纾困房企

经历2021年的行业动荡之后,泪别“三高”的房企转头陷入了流动性危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这深刻地影响着银行各项财务数据,涉房业务风险状况也在上市银行业绩说明会上屡屡被重点问及。

行业性的风险暴露,让银行业普遍采取更为审慎的房地产业务策略,甚至压降业务规模,聚焦优质企业、优质项目、重点区域,专注于存量化险。

即便年初地产政策开始松动,销售端施策放松限购限贷限售、降低房贷利率、试行房票安置去库存,融资端设立地产纾困基金、鼓励国企央企及资产管理公司(AMC)收并购等,但上市银行群体仍在“断供风波”及个别房企爆雷中遭遇巨大的估值压力。

11月以来,地产政策放松迎来新方向,先是“金融16条”,后有民企融资“三支箭”,支持对象范围更广,涵盖了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融资需求,真正缓解房企流动性。

银行也积极制定落地政策,配合做好房企纾困。中指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16条”推出以来,已有60余家银行机构与百余家房企完成签约,合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已达4万亿元,合作内容覆盖开发贷、按揭贷款、并购融资、租赁住房融资、债券承销与投资等领域。

标普报告指出,“金融16条”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信用质量,进而也会对银行业的信用质量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展望未来,部分中小银行将继续面临来自房地产业的风险压力,但政府的有力支持为银行妥善化解风险争取了时间。

提前还贷

对房企授信转暖的同时,个人按揭贷业务的主动权也在这一年悄然易位,银行从“控额度”到“保额度”,甲方地位明显松动。

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一部分金融投资收益表现不佳且较早购房的客户眼见房贷利率下调,不愿“高位站岗”,部分贷款人基于自身财务规划主动“去杠杆”,“提前还房贷”由此一度登上热搜。

多位国有大行高管也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谈及这一现象。其中,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表示,少数按揭客户出于调整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需要,确实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但与往年相比,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不过,下半年以来,“提前还贷”的热度明显升高,部分客户预约的提前还款时间甚至排到了明年。“我们注意到,尤其是下半年开始,各家银行按揭提前还款的速度在加快。”穆迪金融机构部高级信评主任诸蜀宁近日表示。

与提前还款相对应的是市场销售不畅、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二者叠加也带来了银行资产端的微妙变化。最直接的是,不少银行反映,年内按揭贷款投放不及预期,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零售转型的推进。

资产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银行资产收益回报乃至净息差表现。诸蜀宁表示,尽管“提前还款”现象不会给银行造成信用风险问题,但这意味着银行可能面临再投资、重定价的风险。

展望明年,招行行长王良在该行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按揭贷款增长要视市场变化趋势进行灵活调整,创新合作方式,加大二手房贷款投放,弥补个贷增长的不足。

全面净值化

2022年,也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这一年,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走得颇为动荡,3月、11月先后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投资者在恐慌情绪支配下选择了集中赎回。

两轮银行理财“破净潮”,皆因底层资产调整所致。其中,3月份权益市场波动引发相关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但随后债市走势逐渐恢复均值;11月以来的债市回调则引起一连串负反馈效应,波及产品面积更大,且至今未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可以观察到,近期不少银行存款回流、大额存单“秒空”,透露投资者求稳的情绪占据上风。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数据是因理财产品赎回导致的储蓄存款增多。

银行理财遭遇的“破净潮”“赎回潮”,实际上也是有现实意义的风险测验。于投资者而言,尽管难以接受,但未来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甚至大起大落,将成为“新常态”。投资者不仅应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和金融素养,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购产品,还应理性看待产品净值的阶段性波动,注重长期投资。

与此同时,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风险管理机制也在经受着市场的“洗礼”。为安抚投资者,不少银行理财公司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等投教文章,还推出了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低波动产品作为“卖点”。

长期看,如何在理财规模、产品净值、客户稳健预期的“不可能三角”中,求得一个成熟的参数,仍在考验着银行理财公司投研体系的长久建设。

个人养老金时代

今年4月,在顶层设计思路发布后,有关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也在半年内陆续出台,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备战,迅速开展账户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部署,“只等风来”。

11月中旬起,个人养老金首批代销机构名单、公募基金名录、保险产品名单密集出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在月底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真正开启个人养老金时代。

考虑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唯一性,“闻枪起跑”的银行围绕“开户”掀起了新一轮花式营销大战,针对账户开立推出了立减金、抽红包、积分等活动,推广任务也被分派到银行基层员工头上,犹如当年的“ETC之战”。

大热之后,竞争逐渐回归理性。投资者亦选择“观望”,开户之后立即办理资金缴存的并不多,缴存后选择购买具体产品的更是少数,如何激活客户实属难题。

整体来看,目前可选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主要包括储蓄、保险、基金,不同产品特点不同,既需要投资者结合自身年龄、收入水平、风险偏好、养老预期等进行选择,更有赖于商业银行等机构做好投教科普,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并有效管理、增厚收益。

不论是基于“长期主义”,还是基于财富管理培育的角度,个人养老金业务都给市场带来巨大增量。于银行而言,既提供了更广泛服务客户的机会,也可以让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更久远,但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高质量发展

如何提高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不折不扣支持共同富裕,成为银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党建引领、守正创新。在推进零售银行及数字化转型、“轻资本、轻资产”经营模式的同时,不少银行积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可以看到,普惠金融已连年实现“增量、扩面、降价”,对于经济发展中承担“毛细血管”角色的中小微企业,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未曾缺席;“乡村振兴”服务质效有所提升,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全面开花;“新市民”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势头更猛,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优化。

随着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更加紧密,银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也日渐明晰。作为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银行业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提供绿色金融贷款支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措施加速落地。

新经济形态也给转型领先、经营能力较强的银行提供了机遇,不少银行将服务目光重点放在了绿色、经贸、产业链、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科创等新经济、新赛道中的企业,转变机构原有服务视角,不仅提供资本投入,而且积极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

同时,面对转型发展的潮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逐步融入银行转型中,很多银行正优化自身组织架构,更加主动地寻求外部合作伙伴,致力于提供立体式、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很赞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