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创新 > 投资创新

基金事业部试水三年有些尴尬 私募式提成并非灵丹妙药

2017-04-05 09:04:15 来源:互联网

简介:基金公司事业部制推行的情况并未如预期的好,有些基金经理没有金刚钻都不敢揽那瓷器活。转眼,基金公司陆续尝试事业部制已有三年,部分基金经理由“打

基金公司事业部制推行的情况并未如预期的好,有些基金经理没有金刚钻都不敢揽那瓷器活。

转眼,基金公司陆续尝试事业部制已有三年,部分基金经理由“打工”进阶为“半创业”,但从《投资者报》记者的实际采访来看,类似事业部制的话题在部分已实行公司内部还是讳莫如深。

是深入执行契约精髓,还是浮于表面?尽管“在公募平台下搭建私募机制”的创新构想使事业部制成为基金公司实行长效激励机制的可行方案,但从操作层面看,具体的实施各家仍千差万别。

能刺激增长却非万能

如何量化事业部改革的成效?除了业绩,恐怕也只有让规模说话。

作为第一批试水事业部制的公募基金,2014年中欧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依靠事业部制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多位业内优秀基金经理的加盟,业绩和管理规模也连着翻番,占得较多先机。

数据显示,中欧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管理的规模分别从2013年末的117亿元和1亿元,增长到2016年年末的777亿元和607亿元,两家近三年规模翻倍暴涨,前海开源更是依靠优秀人才迅速壮大,成为新“后起之秀”。

“相比传统的只关心基金收益排名的考核体系,事业部制下的基金规模也是影响事业部收益的重要因素,即基金的营销能力体现在考核中,这会令基金经理更加注重基金的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格上理财研究员杨晓晴说。

但事业部制也并非规模激增的“灵丹妙药”,据不完全统计,《投资者报》记者追踪了部分确认执行事业部制的公司数据,一般业绩的增长会在改革的头一年较为明显,随后也会因为天赋秉异而出现差异。

例如作为国内首家由PE投资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成立的九泰基金虽然自创业之初就确立了平台化的事业部制和创新工场并行的模式,并独创绝对收益事业部。

2015年年底九泰基金与知名基金经理李永兴和吴挺才分别签约事业部,但实际在一年后的规模吸引上却无较大突破。根据统计,2015年九泰基金的管理规模为79亿元,而2016年年末为119亿元。

“现在的公募基金已经到了竞争非常激烈的状态,小公司底子薄,虽然未有股东等掣肘条件,但单凭一个好制度发展也很难,业绩的市场号召力和渠道资源的丰富也很重要。”上海的某基金人士表示。

契约设计千差万别

那么,怎么样的事业部设置才能够易于成功?据悉,各家的签约内容一般保密级别较高,差别也较大,有人日进斗金,但也有业绩仍不见起色的。

南方基金事业部制核心是增量激励,即如果账户是新增账户或产生的增量是由于基金经理业绩优秀产生,公司将给予额外激励。此外,南方基金境内权益投资团队在事业部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投资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拥有人事权和财务权,既可通过公司人事部门招聘,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招募基金经理和研究员。

灵活的机制、稳健的业绩和理念也使南方基金把握住2016年结构性行情,用逆势增长的资管规模和优异的股债业绩在年终岁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南方基金公募资产规模达到3915亿元,较2015年年底增加近573亿元,规模排名位居行业第5位。

不过,日前迎来宝盈明星基金经理彭敢的东吴基金却并非很顺利,自去年董事长、总经理双双换人后,东吴基金也大刀阔斧地进行事业部制和平台化战略的改革,虽然使规模激增至148.47亿元,同比上涨65%,但其权益类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等短板逐步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东吴基金旗下1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中,共有15只收益亏损,11只偏股混合基金跑输同类平均,多只亏损幅度在30%左右。

非能人不能试

三年试水,A股从“狂牛骤熊”到“震荡市”,“事业部是万灵药”的定论慢慢在业内人士心中打上问号,事实上“这个钱并不好赚”。

据悉,事业部目前主流的赚钱方式,与基金公司按比例分管理费,有的四六,大部分三七或者二八。而从业内来看,适合做事业部制的人不仅要有较好的牛熊穿越业绩、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投资者认可度,其本身还兼具内部管理能力,有特色人脉关系和实力。

“事业部内部会面临管理问题,如研究员的考核体系,而事业部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甚至会出现争夺公司资源的现象,以往公司内部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共享的现象可能会明显减少,事业部与公司股东之间的相处模式也有待观察。”

在杨晓晴看来,事业部是基金公司管理的一种模式,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不成熟,而除事业部之外,基金公司也有推出股权激励制度的,但由于股权分配牵涉到较多人的利益,目前仅在部分股权结构简单的中小基金公司中展开。

“事业部是一个体现真正能人的制度,很多基金经理不愿入事业部,毕竟要承受更多压力,前期收入并不会增加。”某基金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因基金经理积极性不大,其所在公司已慢慢不再提及事业部改革。

对于事业部改革的未来,华商基金梁永强认为看结果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标志就是出现更多的事业部。“比如外部事业部孵化的一些人,可以单独出去成立事业部,内部公募自己培养的又出现新的事业部,只有再生能力形成,改革才能算初见成效。”

此外,包括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事业部制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改革中的人员管理、绩效考核、内部核算需要探索适合的方案,也需要通过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DF058)

很赞哦!

随机图文